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1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章冀龙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一网统管”和“社区云”为基层减负、高效治理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对提升社区服务能级、深化基层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我们正积极吸收采纳,不断推进相关工作。
一、当前工作进展
(一)持续深化数据共享
一是加强顶层制度设计。2018年至今,先后出台了《上海市数据条例》《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上海市公共数据共享实施办法(试行)》《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实施细则》等文件,成立了上海市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公共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制定统一数据标准和规范,推动数据互通互认、共享应用,通过数据要素的深度融合,为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推动数据融合共享。“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依托市大数据资源平台打通国、市、区三级共享通道,服务“一网通办”“基层减负”“一张图”“企业、个人空间”等场景超过1600个。在基层治理数字化赋能方面,支撑区人房综合数据标准化、人员死亡消息提醒,通过基层治理平台下发市级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等级、社会散居孤儿、退役军人等业务标准标签数据。
(二)持续深化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社区云”平台运营管理。持续推进社区云平台功能优化,市大数据中心做好平台和技术支撑,持续优化居民信息管理、事项办理、智能通知等核心功能,对接街道政务系统,实现人口、房屋等数据动态更新。积极走访各区街镇、居村,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收集分析基层使用需求,做好功能迭代,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持续优化基层主体数据库及人房数据标准规范,完善数据分类标签体系。加强平台使用宣传和培训力度,对新上线的功能通过工作动态及时宣传,制作操作示范小视频,并在新版“社区云”上线,帮助基层干部快速学习使用。
二是持续优化基层数据治理。持续优化基层主体数据库及人房数据标准规范,完善数据分类标签体系。目前全市16个区均已完成基层治理数据回流的区级通道建设,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对平台内的数据进行实时回流,并建立对账机制,为社区管理、民生服务等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典型应用场景包括黄浦区“要素一张图”实现域内居民、房屋、企业、店铺等核心要素可视化管理;松江区“因病致贫预警共享平台”,实现救、防并举筑牢因病返贫“防火墙”,兜底民生保障更加精准;杨浦区殷行街道“基层数治助手”实现开发智能外呼、一键台账等智慧场景等。
三是建立开放平台,支持鼓励各区、街镇依托“社区云”个性化开发探索居村干部爱用、社区群众受用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和服务。在系统登录管理层面,市、区、街镇及居村各级系统和应用需要在同一框架下统一认证授权登录;在系统登录管理层面,接入的系统或应用需要实时共享平台的数据服务,通过开放API网关进行统一管理,使各级系统实时共享基层平台提供的各类数据和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数据局将继续加强数字赋能,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服务效能,一是对接各相关部门畅通公共数据共享,拓展应用场景,加强系统对接,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二是将根据各区反馈的共性需求,持续迭代和丰富回流数据内容,指导区、街镇进一步利用回流数据打造更多应用场景;三是进一步优化“社区云”平台功能模块划分及用户体验,加强用户调研和使用反馈,持续完善平台功能。
感谢您对本市数据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数据局
202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