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39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侯丹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保障民生加强生僻字数字化系统治理的意见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上海市生僻字改造背景

  一是政策法规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和该法配套使用的规范是《通用规范汉字表》,该规范自2013年6月经国院务发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该规范为准。二是标准字库存方面,目前电子政策领域中,计算机系统应用最广泛的汉字字库主要有GB2312、GBK和GB18030。除此之外,公安部人口信息系统采用了北大方正的人口信息字库。方正字是目前唯一与国家人口信息库字库保持编码、更新一致的生僻字字库,其完全包含了公民信息中所有生僻字,兼容2023年国家标准委联合有关部门发布的新版《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二、上海市生僻字改造工作情况

  (一)推进信息系统生僻字改造,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2021年9月,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委等14家委办局共同参与系统改造。一是在供给侧改造上,由市大数据中心牵头,集中采购字库存、集中提供电子政务云PaaS服务的方式,实现全市各区、各部门集中使用统一字库,通过集约化服务大幅降低各区、各部门字库建设和维护费用。二是在需求侧改造上,采用联合发文的形式,通知各区、各部门的相关业务系统和打印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确保生僻字的正常存储、显示、打印和传输。

  (二)“一网通办”生僻字改造,提升为民服务效率

  2022年,为进一步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市民使用涉疫服务的实际需求,加快解决市民群众因姓名中含有生僻字而无法注册使用“随申办”“随申码”等涉疫高频服务的相关诉求问题,本市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平台生僻字升级改造工作。

  目前,在应用方面,已完成“随申办”生僻字用户注册、已注册的生僻字用户更名、高频“一件事”、数字空间(个人空间和企业专属空间)、随申码等高频服务的改造,此外,依托“随申办”APP上线生僻字用户手持证件照上传人工审核功能;在存储方面,已完成“一网通办”用户库、办件库、证照库的改造,能够支持各渠道接收生僻字入库存储;在后端接口方面,已完成“一网通办”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用户注册、实人认证等相关接口改造及联调。

  (三)“沪惠保”优化生僻字处理机制

  自2021年“沪惠保”推出以来,市医保局针对涉及生僻字的市民,建立了专项处理机制。市供保体将无法购买“沪惠保”的人员信息汇总后提供给市医保局,由市医保局每年集中统一处理。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市医保局计划优化汉字字库,减少生僻字用户在各类公共服务中的不便。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市数据局将会同市经信委、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以及其他相关业务部门,依托本市电子政务云PaaS平台统一生僻字基础服务能力,持续开展“一网通办”平台“生僻字”的升级改造工作,加快与其他部门、机构、行业的对接,在各行业领域相关系统探索推进“生僻字”改造工程,切实解决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因“生僻字”影响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上海市数据局

  202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