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12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郭康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市民卡工程,推进“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深入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1999年,本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发行具有信息记录、电子凭证和信息查询等基本功能的社保卡,用于市民办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优待抚恤、公积金贷款申领等个人相关社会事务。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关于“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动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目前,社会保障卡已集成多领域多维度服务。

  一、人社领域

  已实现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多个应用场景涉及业务可凭实体社保卡、电子社保卡办理。在待遇发放方面,实现了通过社保卡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金、工伤待遇、城乡低保金、居民公积金、残疾人交通补贴、相关人员补发副食品价格补贴等,实现了以社保卡为可选渠道发放老年综合津贴。在就医结算方面,全面推进本市在校大学生持卡就医结算工作,做好了大学生群体社保卡的组织申领和制发工作。

  二、公交领域

  新版加载交通应用的社保卡已于2023年6月29日正式发行,市民持新版卡片,即可在上海市域范围内公交、地铁、轮渡等所有公共交通场景使用,同时还可在全国336个地级市享受便捷的互联互通服务,并于2024年12月4日起,可至澳门特别行政区使用。下一步,在全国336个地级市享受便捷的互联互通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范围,计划2025年实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互联互通。

  三、金融领域

  2018年5月,本市发行具有金融功能的新版社保卡,市民可以自愿选择相关服务银行,开通社保卡的金融服务功能,用于现金存取、转账、消费、待遇发放等金融业务。社保方面,通过社保卡搭载金融账户的模式,实现了社会保障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上海市民可持社保卡就医、买药、乘车。交通方面,上海所有公交车均可受理带“闪付”标识的银联卡“碰一碰”支付车费。

  四、身份证明领域

  信息查询方面,在市公共信用平台系统及业务窗口等相关信用业务办理中,兼容社保卡作为有效身份凭证开展个人信用查询工作。身份凭证方面,社保卡可以作为有效身份凭证之一,办理旅馆业单位住宿登记。此外,浦东新区依托数字化技术,开发了“应用社保卡人脸识别技术提升劳动能力鉴定效能系统”。

  五、公共服务领域

  “高效办成一件事”方面,将长三角、本市新生儿社保卡办理、生育补贴通过社保卡发放纳入“出生一件事”,将社保卡申领和退役军人退役金通过社保卡发放纳入本市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进一步提升了政府补贴发放的安全性。公积金业务办理方面,缴存职工可使用社保卡,在市公积金中心各区管理部柜面以及自助机具上进行公积金信息的查询,同时在各区管理部柜面,还可进一步查询贷款还款明细。另外,已开通金融功能且为I类借记卡的社会保障卡,可作为公积金提取或贷款还款的银行卡。

  六、文化旅游领域

  青浦区图书馆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开启跨区域实体社保卡注册办证服务,为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等地的第三代社保卡开通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的读者证服务,注册后的读者可以通过实体社保卡、微信二维码、“随申码”任一方式,享受入馆门禁通关(验证)、借书等服务。2024年9月上海图书馆东馆推出了电子社保卡刷码入馆及借书服务。截至目前,本市市、区两级19家图书馆皆已部署支持实体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的读卡机具,读者持有效期内已激活社保功能的三代实体社保卡,可在市、区两级图书馆人工办证柜台激活阅览功能和普通外借功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借鉴相关省市经验,结合本市实际,协同有关部门,坚持为民服务理念,依托社会保障卡,进一步推进跨部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 拓展社会保障、文化旅游、公共交通、金融服务等领域场景应用。

  上海市数据局

  202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