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809号提案的答复

黄宏伟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多灾害模型系统介入“一网统管”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对优化“一网统管”建设、提升灾害预警能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我们正积极吸收采纳,不断推进相关工作。

  一、当前工作进展

  (一)持续优化灾害预测模型

  一是持续推进并完成高密度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解决传统震灾风险评估技术难以满足高密度建筑群系统性、精准性和精细化要求等问题,基于情景构建进行上海场地地震动输入、强地面运动预测,为国土空间规划、城市韧性建设、应急救援准备和大震巨灾应对等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通过“一网统管”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赋能防汛业务、升级可视化表达、支撑调度决策,实现超前精准预报、灾害预警发布、防汛模拟预演、预案推荐优化等功能,对上游来水水位、流量、水量、淹没影响等水安全要素进行预测预报,集成感潮河网水文水动力学模型等水利专业模型,建设智能模型和可视化模型,进行水利灾害预警和风险分析,提升应急处置的效能和精准度。

  (二)持续加强数据资源整合,深化拓展“一网统管”应用

  一是2024年2月和市气象局联合组建“气象要素×”工作专班,通过构建气象专域,汇聚数据要素参与气象风险预警模型计算,同时气象数据要素也嵌入“一张图”平台,为气象数字孪生可视化与仿真提供数据支撑。积极推进公共气象数据资源整合工作,目前已构建完整的公共气象数据目录体系,实现了数据的标准化管理。公共气象数据在市大数据中心已实现“全程在链、全链可溯、全域可信”,为气象服务的高效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防震减灾工作已于2023年9月正式纳入长三角应急管理专题合作会议平台,地震监测预报预警等工作纳入长三角区域地震应急救援协作联动机制。2024年6月长三角地震监测站网一体化、震灾风险防治协同、地震科普宣传协同等工作纳入长三角地区省级政府制定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中。目前长三角区域地震灾害联防联控机制已初步建立完成,地震灾害区域协同处置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数据局将继续加强数字赋能,不断提升“一网统管”服务能级,进一步赋能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一是对接市应急局等相关部门,持续深化数据资源整合,汇集“一网统管”平台,提升数据流通时效性、精准性。二是进一步提升灾害预测能力,持续优化多数源融合的灾害预测模型,加强人工智能算法在灾害模拟中的应用,探索推进多灾害推演功能布入“一网统管”平台,提升灾害预警精准度和时效性,进一步提升应急响应智能化水平。三是进一步畅通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推动长三角互联互通,通过“随申办”等平台及时向市民联动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感谢您对本市数据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数据局

  2025年5月14日